风雨声中 2009-4-28 15:15
[影评]《蒙古王》:他们眼中的成吉思汗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8/6/29/12/fox_9tails,20080629003847608.jpg[/img]
片名:Mongol
导演:Sergei Bodrov
主演:浅野忠信 (Tadanobu Asano) 白鹰 (Ying Bai) 孙红雷 (Honglei Sun)
类型:剧情/历史
片长:120分钟
分级:美国R级(血腥战争)
上映:2007年9月20日(俄罗斯)
国籍:哈萨克斯坦
语言:蒙古语
1
前几年姜戎的一本《狼图腾》唤醒在民间潜伏已久的斗志,人格化的狼再度成为创业者们的精神坐标。
在十三世纪,这个民族的铁骑横扫整个欧亚大陆,他们的强悍令欧洲文明为之颤栗而又倾倒。而他们的祖先成吉思汗是当之无愧的冷兵器时代闪电战之王,关于他的故事就如同亚历山大之于西方、秦始皇之于东方、亚瑟之于爱尔兰群岛。总是有人想再现,想复原。
比之《亚历山大大帝》、《亚瑟王》或有关其他帝王的传记型影片,《蒙古王》被艺术化的成分多了些,这和《阿育王》有些相似,不同的是,隐去了他侵略与扩张的一面,戾气全无,你所看到的只是一头困兽在笼中时的隐忍和他为人的诚信。不得已而杀伐。将这个文化修养为零的帝王展现得感性而又浪漫。也再次印证了电影艺术难以颠覆的一个道理:对那些历史上的大帝级人物,任何复述或重新书写都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意淫,要么满足构想而愧对历史,要么忠于历史而抛弃评论。《蒙古王》无疑是选择了前者。
2
影片的明智之处就在于没有用到一般大型历史剧里概念化的奢华道具和假想场景,而是真实取景和尽量复原。从死于口水的《黄金甲》和载誉而归的《投 名 状》可以看到,观众更关注真实。《蒙古王》贯穿着马头琴音乐和完全仿真的蒙古习俗,成吉思汗的幼年与青年时代比你想象的要坎坷。父汗被仇家毒死,从小过着牛羊不如的生活,长大后又被追杀,新婚妻子被对手掳走数年,自己后又沦为奴隶,在通古斯人的笼子里像野兽一样一关就是几年……浅野忠信的表现应该说是完全符合一个欧洲人想象中的成吉思汗,隐忍、忠情、诚信、大智、迅猛。
从电影里看过去,这位马背上的王者,尽管一生屠戮无数,但是他的青年时代却是一位情感丰富的人。影片没有彰显他的王者气派,却在平凡中无言地道出他作为一位伟大帝王最重要的品质,那就是与生俱来的诚信与仁义,他后来的不停侵略得益于他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磨难。他最后放了曾数次追杀他的兄长札木合。他和王后孛儿帖的爱情更是回放得荡气回肠,从一见钟情到以身相许,在最美的年华里,她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别人的怀中,可是她的心中只有铁木真,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据说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对这位大王后也是尊敬有加。
虽然出自俄罗斯人的手笔,但是整部影片充满东方式的宿命感。剧中铁木真曾两次到同一地点叩拜“特瑞斯神”,画面中表现的那只狼的眼睛绝对具有人类的智慧,似乎是对于他的无言承诺,以致于他几经绝境而不死,“我的特瑞斯神并没有抛弃我,所以我活了下来”。有人说男人的天性是扩张和占有,而影片中一切皆有前因,他的征战是有注脚的,那就是他那历尽艰辛的青少年时代。最后通古斯国被灭,修道院保留下来,那个老僧的先知先觉和不远千里找孛儿帖的情节更是对东方佛教的一种参透和禅悟。
3
每个人在年少的时候都会有至纯至真的爱情,铁木真也是,只是作为一个后来的王者,他的爱情注定和他的早期生活一样充满辛酸。影片着力于叙述他与普通人无异的成长经历,并以他和孛儿帖的爱情为主线,貌似一个爱情片,可是也让人们看到一个重情义识大体的帝王。他的第一次征战其实就是为了一个女人。这在蒙古是不允许的。但他认为一定要,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有清醒的判断力,能主导自己。具有帝王的潜质。
早期的蒙古是一支蛮荒的部落,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部电影令我欣赏的就是很含蓄很东方。当你看过《亚历山大》里那个表情丰富的年轻帝王,看过《亚瑟王》里那个怎么也战不死的长城骑士,你也会为本片中睿智而真实的铁木真而倾倒。如果真的要拍成三部曲,我想会是一组优秀的传记电影。第一部是被艺术化的爱情故事,只有一场与札木合的战争称得上惨烈。整部影片相当文艺。
另外孙红雷表现的札木合,北京人的油滑多于蒙古人的豪放。浅野忠信除了体型过于单薄,他那狼一样的眼光非常传神。演孛儿帖的女演员也表现得颇具王后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