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李鸿章,中国历史上最冤的替罪羊

风雨声中 2007-5-31 22:13

李鸿章,中国历史上最冤的替罪羊

 题:李鸿章的卖国

  常说时世造英雄,其实时世也造替罪羊的!

  个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冤的替罪羊当数李鸿章。大清的卖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大清实际权力的老太后-这是从所有权方面来讲的-当时的大清国是谁的?大家可别跟我说,大清是所有大清国民的,我呸,也太自作多情了吧?龚自珍的儿子带领英法联军冲向圆明园的时候,小子可没有这么多情。



中国的统治者向来是“宁给友邦,勿给家奴”“攘外必先安内的”,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没有国的概念,只有家的概念。朱棣要取建文而代之,方孝孺反对,朱棣恼了,说:此乃朕的家事!康梁变法失败后,老太后要废掉光绪,外国驻京公使表示反对,老太后也恼了:此乃吾家事耳。一句话,国家领导人的非正常换届问题都自认为是家事,跟国民无任何关系,国民自己巴巴的凑上去,岂不是热脸碰冷屁股?一句话,大清卖国的只有一个人-老太后!

  用现代术语来讲,我觉得整个大清就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其股民由所有的满人与少部分汉族官僚组成,其法人代表是光绪,其公司董事长当然是老太后了。至于李鸿章,顶多是个部门执行经理。按公司的正常运作来讲,最后签字盖章的只能是老太后,鸿章只是个跑腿儿的。所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话,只有老太后有资格说,而且说得理直气壮!

  大清国不是大清百姓的,所以李鸿章即使卖国,国民也管不着!大清国也不是李鸿章的,所以那国也不是他想卖就能卖的。

  不过我很奇怪的是,中国民众可以很轻易的原谅执政者本人,却很难原谅给执政者充当帮办的人。比如赵构与秦桧,民众更多的把唾沫奉送给了后者,其实,如果不是赵构的支撑,秦桧哪有那么大的能量?再比如慈禧与李鸿章,老太后为了自己高兴,拿整个大清江山做自己的陪葬,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卖国的了,但是我们听到的骂声,则更多是针对李鸿章的。李充其量也只是老太后卖国的经济人,但我们看到的历史结局却是:老太后拉屎,李鸿章擦屁股;老太后卖国,李鸿章背黑锅!可怜的李二啊(鸿章是他娘的二孩子,跟孔二一样)!

  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启超不愧为启超,三言两句,既把李鸿章概括完整了,又亮明了自己的态度。此中最引我同感的是“悲李鸿章之遇”。依我看,历史把李鸿章推向了事业的顶峰,但命运却又把他拉进了荣誉的泥坑。晚清历史上的一些外交条约,都成了李鸿章的卖国罪证。咱们挑大的说:

  1876年9月,与英国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卖国一次;

  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卖国又一次;1896年,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卖国又一次; 1901年,代表大清国与列强11国签订《辛丑条约》,卖国最后一次。以后想卖也不行了,因为一则把国卖完了,二则,老头子卖了国,高兴得吐血若干次,11月7日,死了!

  至于条约内容,咱们就不展开说了。反正大清当时也流行民谣,“李二先生是汉奸”在当时深得民心。这里我们再探讨一个问题: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是一个外交家的素质还是整个国家的实力?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对李鸿章的卖国就说不清楚。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在运动会上取得名次,哪怕他的国家再弱小;而一个外交家,如果他的国家特别软弱,体制不行,经济不行,政治不行,文化也不行,打仗就一泄千里,那么他个人再聪明再强硬,又能怎么着?所以梁启超才会在他的《李鸿章》里以同情的语气说:“当此之际,虽有苏张之辩,无所用其谋,虽有贲育之力,无所用其勇。舍卑词乞怜之外,更有何术?或者以和议之速成为李鸿章功,固非也,虽无鸿章,日本亦未有不和者也,而或者因是而丛垢于李之一身,以为是秦侩也,张邦昌也,则盍思使彼辈处李之地位,其结局又将何如矣”。一句话,凡是骂鸿章卖国的,自己最好去给大清做做外交大臣,体验体验卖国的滋味儿,骂人的声音可能会小一些的。

   李鸿章在替人卖国的时候,很不顺畅,差点成为卖国烈士-在日本谈判时,遭遇日本小粪青刺杀。刺而不死,就带病卖国了-按梁启超的说法是:“日皇遣御医军医来视疾,众医皆谓取出枪子,创乃可疗,但虽静养多日,不劳心力云。鸿章慨然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刺割’。之明日,或见血满袍服,言曰:‘此血所以报国也’。鸿章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其慷慨忠愤之气,君子敬之。” 你看这人卖国卖到什么地步了,卖得壮怀激烈,卖得象个民族英雄!鸿章在日本卖完国,离开马关时,发誓“终身不履日”,没想到一年后他结束美国之游搭乘美轮回国须途经日本横滨换船,老头子为了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坚决不和日本国土发生任何形式的关系,无论如何也不上岸。侍从们无奈,只能在美轮和开到日本接他的帝国招商局轮船“ 广利”号之间搭了一块跳板,冒着掉到海里的危险扶着他换上船去。但这一切并没有挽救鸿章在政府里的地位,一回到家,鸿章就遭遇了政府的冷遇,政府给他新的职位“总理衙门大臣上行走”,人称“伴食宰相”。直到老太后惹得八国联军进中国,才再次想起鸿章的卖国特长来,命他为钦差大臣,说:“要扭转乾坤,只有你李鸿章了”。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死了。史载大清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太后及帝哭失声”…以后再也没人替咱卖国了, 国尚未卖完,以后的日子还咋过啊?

  没人给擦屁股了,没人给背黑锅了,日子当然不好过了。当然傲慢的鸿章断不会把自己一生的作为说得如此不堪,他好歹也算是个清醒人,他说自己的一生“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鸿章这样说,可能是受了司马光的影响,司马光写过《资治通鉴》,可算是中国历史上专门研究历史兴亡之得失的著名政史家,他说:治理天下譬如居屋(毕竟是儒家这边的,跟道家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同),破旧便修补,除非大坏是不能另造的。”由此可以发现,中国的封建体制之所以能歪歪扭扭的挺它几千年,全是由于中国的政治家奉行了老百姓的那个穿衣原则: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李鸿章的苦衷是,大清早已是旧屋一间破衣一件了,奈何老太后还要在这破屋里玩窝里斗,在这破衣上绣百鸟朝风。鸿章在那头纸糊北洋海军,她在那厢撒“骄”:鸿章,俺要过60岁生日,俺要装修颐和园,把你那海军经费给俺挪来些用…

  如果你是鸿章,你能说半个“不”字吗?不能,因为鸿章的顶头上司是总理衙门大臣-光绪的父亲奕譞。奕譞不巴结老太后行吗?儿子在人家手里攥着呢! 当然巴结也白巴结,儿子最后还是给人家攥没了!

  如果你是鸿章,你能把小日本打败吗?能,前提是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占领太平洋,并往日本本土扔两颗原子弹儿!鸿章知道这一点儿,所以他“和”为贵,大清国与人作战的时候,他会叹气,说些“败固不佳,胜也从此多事”的汪精卫式的泄气话(中法战争时,他给广西巡捕的指示)。其实鸿章有些傻,最好的办法是学大学士徐桐,人家一见洋人,就以扇蔽面,端的爱国到家了。而且老先生每次上朝的时候,要路过洋人使馆,他受不了,每次都是绕道而走。象徐先生这种爱国之人,是绝不会与夷人见面打仗的,更别提签订卖国合约了!

  但是整个19世纪,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要得到渲泄。不能瞄准老太后,便只好瞄准老太后的经济人了。于是李鸿章就成为爱国主义者的靶子-对不起,俺们要开骂了。

  当时最流行的骂人话是:李二先生是汉奸!最调皮的骂是连鸿章带鸿章的女婿一块儿骂。李鸿章的大女婿是著名的清流派人物张佩纶(字幼樵)。张佩纶大家都知道,口头上还是比较爱国的,但是马尾战役中,作为海防大臣的他竟然从未登舰一次,却净出馊主意,让十首主力舰密集在一块儿,说这样可以壮大声势!马尾之役后,革职充军。后来成为李鸿章的女婿。时人写对联骂曰:

  老女字幼樵,无分老幼;

  东床配西席,不是东西。

  真不是东西!张佩纶,就是张爱玲的爷爷,李鸿章,就是张爱玲的老姥爷啦!李鸿章一生的遗憾就是背个卖国贼的大钢盔了,可他永远不会想到,他的后代,一代才女张爱玲,竟也跟卖国贼大汉奸扯不清理还乱-姑娘跟汪精卫政府的宣传部部长(副的)胡兰成恋爱了-唉,一个人卖国还不够,后代还要在卖国的球门前再补一个射门,造化弄人啊!

  现代还有人骂李鸿章,眼睛有点歪啊-他们只能看见李鸿章这个靶子,却永远看不见,手举这靶子藏在掩体里的那个娘们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鸿章,中国历史上最冤的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