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细说红颜祸水:慈禧太后为何要败家亡国

风雨声中 2007-6-11 11:15

细说红颜祸水:慈禧太后为何要败家亡国

  慈禧(1835—1908),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咸丰二年(1852年),叶赫那拉氏入宫,时年18岁,封为兰贵人,咸丰四年封为懿嫔。咸丰六年,生穆宗同治于储秀宫,第二天便晋封为懿妃。咸丰七年被封为懿贵妃。咸丰帝驾崩,同治帝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1908年,慈禧因病去世,卒年74岁。

  她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1835年十月初十卯时,一个女婴诞生在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她就是未来将统治中国48年的慈禧太后。

  童年的慈禧非常聪明,在父亲的熏陶下,她从小就对诗文绘画很感兴趣。家里还给她请了老师,4岁就开始习诗学画,直到16岁入宫。优越的家庭教育为她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咸丰二年(1852年),她被21岁的咸丰帝选中,封为兰贵人。兰贵人姓叶赫那拉,闺名是什么,就不得而知。因为一进宫就被封为兰贵人,所以大家都叫她兰儿。这位兰贵人能获得咸丰帝的宠爱,除却她的娇容媚貌外,还在于她的多才多艺。她善于唱江南的艳曲小调,犹如婉转莺歌,非常圆润动听。另外,她还通晓《诗经》、《论语》,能生动地讲解《式微》、《简兮》诸篇,连饱读诗书的咸丰都听得入神。而且她在书法、绘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素养。这般妙人儿,咸丰皇帝岂有不爱的道理?

  慈禧虽是小女子,却不爱写小楷,书法很有“大丈夫”的气势。据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载:“太后喜写龙、虎、福、寿大字,六尺、八尺,极有气魄。”想想看,一个身高四尺余(一米五几)的小女人,竟要写八尺大的字,可见其霸气。也正因为个子小,所以她写大字时,便有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须拉纸者乘势一拉”。

  在生活上,慈禧其实是一个相当精致的女人。她喜欢美,喜欢丰富的色彩,喜欢淡淡兰香的清新气味。她的寝宫不允许有一点异味,终日飘逸着水果味的清香。她喜欢喝杏仁露以及清香的茶,还特别喜爱饮用一种特制的香品,称为驻香露,据说可以“面肤去黑素,媚好溢香气”。另外,她还喜欢喝人乳,尝试各种养颜美容的秘方。因此,直到70多岁,慈禧依旧皮肤白嫩,风姿绰约。据宫里的宫女回忆,她每天都要花费两三个小时坐在窗前梳妆打扮,描眉刷鬓,敷粉擦红,直到衣服鞋袜周正之后,这才光光鲜鲜地出来,蹬着高约七八寸的盆底鞋, 迈着轻盈盈的步子,满面春风,容光焕发。

  除却工于打扮,慈禧更工于心计。即使在被打入冷宫后,也可以靠精明的算计收服皇帝的心,并有本事把冷宫变成皇帝的寝宫,最终赢得皇帝的宠爱。从26岁发动政变掌权到74岁去世,她统治中国48年。在近半个世纪里,她始终是一个成功者和控制者。慈禧很欣赏康熙皇帝的名言:心欲细而胆欲大。遇到种种政治风波,她都可以化险为夷。她巧妙地利用女人的优势,将狠和柔艺术性地融合在一起,使她成为一个收放自如、令所有男人为之颤抖的“女皇”。

  她会不拘一格地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臣,平衡满汉官员之间的矛盾,收拾内乱残局;她也可以在谈笑间收拾掉自以为手握大权的光绪皇帝,再次训政。她的第一位合作者:恭亲王奕?,由于太过狂妄,对她曾有不敬,便屡遭贬黜,尝尽了苦头。

  面对每况愈下的清王朝,慈禧终其一生紧抓权力不放,其心理动机正如美国作家荷德兰先生在《慈禧与光绪》一书中所描述的:“从慈禧摄政之后所采取的政策看来,人们不会不感到,她完全明白自己曾经做过咸丰皇帝的妻子、现在是同治皇帝的母亲的这个皇室,正在腐烂……皇室的腐烂、外国的蚕食,再加上汉人对满族统治的反抗,使慈禧太后意识到,如想保住她的人民和这个朝代,必须要由一只比她丈夫有力的手来掌舵!这只有力的手,在慈禧太后看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而且也只能是自己。”

风雨声中 2007-6-11 11:15

  她为什么要卖国?

  慈禧太后虽有玩弄权术的头脑和机智,但缺乏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在她眼里,无论什么国家大事,都没有她自己的尊荣重要。她只有小聪明,缺乏大智慧。

  章太炎先生曾以一副对联说尽了她对国家所犯的大罪: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庆疆无!

  1885年的《中法条约》,竟然是在清政府取得镇南关大捷、将法军逐出郎甲、击伤法军统帅尼格里、法国茹费里内阁垮台等一系列军事胜利和政治优势的前提下签订的。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荒唐局面,只是缘于这个女人一心惦记着自己的五十大寿,只想赶快了结战事而已!

  过寿和修园,是这个女人一生最大的嗜好。1884年,她最敬畏的慈安太后已经过世三年,最大的政敌恭亲王也被罢黜,50岁的西太后大权独揽,终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了。她决定花费白银1万万两,倾全国之力修建颐和园。相比国家大事,为她修一座高级花园供其游玩解闷倒成了当务之急。这1万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清廷一年半的国库收入,可以增建10支“北洋舰队”!更令人感慨的是,据当时在华的高层洋人估计,经过20多年或明或暗的“圈钱运动”,到了光绪初年(1875年),她已存有私房钱2万万两白银。然而她竟舍不得花自己的钱,而是利用海军的名义,玩些“建军祝寿”等近乎无耻的“把戏”,变相挪用海军经费为自己祝寿!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10年后,就在甲午战争之际,慈禧太后弃国家利益于不顾,依然是一门心思地惦记如何给自己过一个豪华、体面的六十大寿庆典。她不但不肯将自己庆寿的经费改作军用,还再一次挪用军费挥霍,致使中国军队大败,最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须向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同时将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都割让给日本。

  战争失败的原因,史学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值得一提的是,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后,正当日本海军全力向前推进之时,中国海军竟然“未购一舰”!到1892年,又宣布因太后办寿需款,海军停购舰艇2年!当时朝鲜局势吃紧,李鸿章循部下之请,要求海军衙门拨款60万,购快炮20尊,以替代各主要舰艇上之慢炮。岂料户部和海军衙门两处竟一毛不拔。李氏不得已,只能从海军日常粮饷给养之中挤出20万两,聊购次等快炮12尊,以平舰上官兵之积愤。想想看,堂堂国家部门,官员捂着钱袋子不放,弃国家利益、法律程序于不顾,竟只是为了供一个妇人挥霍!

  而我们的慈禧老佛爷是如何挥霍的呢?据清朝王朝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的回忆,慈禧太后当年一天的生活费,大致是纹银4万两!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以此推算,宫廷半月之费,可买吉野级巡洋舰一艘;两月之费,可购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足可以装备一支世界前十位的海军舰队!这么多钱又是如何用掉的呢?因为她老人家场面大。9000多间的大宫殿,细细核算下来,也不算多嘛!何况,办事的官员还要中饱私囊呢。据康有为的调查,清宫中一切的用费都是三七开。三成是实际费用;七成是层层经手人的分润,这是例规。譬如西太后在颐和园赏王公大臣看戏,怕露天有阴雨,要搭个“凉棚”,就需花费30万两,算下来一个凉棚的实际用费也要9万两。这凉棚是怎么造的,也只有天晓得了。

  宫廷的贪污是可怕的,也是可耻的。《李鸿章年(日)谱》里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当年左宗棠在新疆立了大功,返京两宫召见。太监们竟要左氏出关节费3000两,左宗棠不肯出。为了不坏宫里的规矩,最终还是李鸿章代出了。后来左宗棠将军奏对称旨,慈安太后大为感动,乃赐以先帝墨晶眼镜一副,以奖有功。谁知太监公公捧旨颁赐时,又按例索礼金数千两。

  脾气耿直的左将军一气之下,皇家的恩赐干脆不要了,最后又是和稀泥的李中堂替大将军出了半价买下了事。后来,李鸿章出使德国,俾斯麦曾暗喻李只会打内战。李怅然叹曰:“与妇人孺子共事,亦不得已也。”个中滋味,又怎一个“心酸”了得?

  这个挥霍惯了的女人,好像对金钱没有概念。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地签,地一块一块地割,银子大把大把地赔,她眼睛眨也不眨。当然她也有点心疼,有点不爽。她曾想借义和团教训洋鬼子,却闹出“庚子之变”,吓怕了的“老佛爷”只能再一次签订不平等的《辛丑条约》,以向众国赔偿军费45亿两白银为代价,来求列强不追究她的“罪过”。只要能够继续她的统治,继续享受她的荣华富贵,那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又有什么不可呢?

风雨声中 2007-6-11 11:15

  她和光绪帝的恩怨

  权力对慈禧太后有着莫大的诱惑力。她是一个有着极强控制欲的女人,一直不愿意也从没打算将权力让出。慈禧太后为了稳住自己的宝座,在亲生儿子同治帝暴卒后,又煞费苦心地将自己的亲妹妹与醇亲王所生的儿子立为小皇帝,以便继续垂帘听政,做她的皇太后。这位小皇帝便是光绪帝,慈禧一直到光绪帝16岁才不得已为他举行了亲政典礼。之后又拖了两年,等到光绪帝大婚后,这才在太和殿举行了归政仪式,正式撤帘。为了在幕后操控皇帝,她又弄出了个《训政细则》,以法令的形式稳固她的地位和权力。

  为了能牢牢操控光绪帝,慈禧太后在光绪帝的婚姻大事上也是独断专行。她根本就不顾光绪的喜好和感受,硬是把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儿推上皇后的宝座。按清帝初选后妃的惯例,一般是要选一后三妃嫔,可慈禧为了保住自己侄女在后宫的地位,竟自作主张,只是随便将一对姐妹(瑾嫔和珍嫔)硬塞给光绪,敷衍了事。既不遵祖宗的惯例,也不顾皇帝的面子,可见慈禧的霸道和光绪的可怜。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后来为光绪帝举办的婚礼共耗银1100余万两,据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调查,除婚礼应有花销外,还有500多万两是被慈禧太后的亲信们中饱了私囊。

  不幸的光绪帝,唯一庆幸的就是嫔妃中还有一个“顺眼”的,她就是大名鼎鼎的珍妃。珍妃(当时还是珍嫔)刚入宫时年仅13岁,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与木讷粗笨的皇后和寡淡无味的瑾嫔相比,率性天真、聪明伶俐的珍嫔自然更讨光绪的喜欢。起初,她也博得慈禧太后的赏识,还经常让她陪伴在自己身边。光绪二十年(1894年),适逢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慈禧循例将珍嫔晋封为妃。

  光绪帝开始亲政的最初的几年里还算听话,凡是军国大事都会听取“亲爸爸”的“最高”指示。而当时珍妃年幼,还算讨喜,所以宫闱里便是有些风波,整体还算一团和气。然而,由于老谋深算的慈禧太后不甘心“放权”,而年少气盛的光绪帝又欲有一番作为,于是朝廷形成两大势力,即帝党和后党。

  甲午之战的惨败,对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都是莫大的刺激。

  光绪帝受刺激,是因为条约签订,盖的正是他本人的玉玺,他觉得这是大清帝国和自己的奇耻大辱。可慈禧太后受刺激,一是觉得日本人以后真是不敢得罪,二是觉得养子光绪帝不把她放在眼里。光绪先是提出要将她的寿诞用款改作军用的“不敬”建议,然后又不向她汇报,就给慈禧的宠臣李鸿章拔三眼花翎、褫黄马褂、革职留任等处分,这分明是在向她示威。于是,慈禧太后决定杀鸡儆猴,给光绪帝一点颜色看看。

  这时已经长大成人的珍妃,仗着光绪帝的恩宠,非常任性,甚至有点得意忘形。她不但不把慈禧太后的侄女皇后放在眼里,甚至参与朝政,做了些“非法”的勾当:卖官。由于得宠,珍妃卖官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功率甚至比慈禧太后还高。有一次,她居然将上海道兼管海关的肥缺卖给了从未踏足仕途的富商鲁伯阳,令朝臣侧目。光绪帝也觉得有点过分,为了在朝臣面前挽回脸面,他决定煞一煞卖官之风,于是坚决反对给木商玉铭四川盐茶道的官职。然而,这个官职却恰恰是慈禧许诺的。因为前有鲁伯阳之事,这样的反对,就使得慈禧太后下不了台。恼羞成怒的她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祭出“杀威棒”,灭灭帝党的威风。她先是用后宫的“家法”,将珍妃当众杖责,打得死去活来,并将其降为贵人,然后又明旨给皇后,授意她打探光绪帝与嫔妃的一切事宜,并随时上报。随后又召见军机大臣,严责光绪帝包庇宠妃,并将光绪帝及珍妃身边 “涉案”的太监或杀或充军,死者达60余人。

  坦率地讲,把玩政术,慈禧太后无论心机还是手段,都远比光绪帝强得多。光绪帝空有一腔激情,却缺乏做皇帝(政治家)的资质,身边的幕僚也多是些腐儒酸臣。当初,帝党成员不冷静地分析现状,也不懂政治谋略,只会一味刺激光绪帝,说出“太后虽穆宗(同治帝)之母,实文宗(咸丰帝)之妾。皇上入继大统为文宗之后,无以妾为母之礼。本非母子,宜收揽大权”之类的话来。耳目众多的慈禧太后听到这番“离间母子”的话后,怒不可遏,立即对帝党官员进行围剿:文廷式革职,翁同龢革职,汪鸣鸾革职……

  皇帝是这样一个容易冲动的皇帝,帝党是这样的一批异想天开的“人才”,也难怪后来的“百日维新”会失败了。对此,《清史稿》叹曰:“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正是因为鼠是“硕鼠”,器是“瓷器”,所以不管光绪帝怎么折腾,牢牢控制着军权的慈禧太后,轻而易举就把他“拉下马”,并将其囚禁于瀛台。后来,慈禧觉得光绪帝太麻烦,已经控制不住,便有了废帝的想法。她以光绪帝“病重”为由匆匆选了端郡王载漪15岁的儿子为皇储,这时慈禧与光绪的关系已经恶化到极点。

  光绪帝的维新虽然漏洞百出,但由于制度构想西化而得到了外国公使的欢迎,他们都反对废帝,甚至派军舰在中国沿海示威表示支持光绪帝。这就使慈禧感到很头痛,后来她竟想利用义和团把洋人的势力灭一灭。然而面对洋枪洋炮,空有匹夫之勇的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56天,最终毫无战果,反而惹怒了洋人,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当然不愿将光绪帝留给支持他的洋人,所以挟持光绪帝匆匆西逃。那一年是中国的庚子年(1900年),所以史称“庚子之变”。

风雨声中 2007-6-11 11:15

  光绪的死和她有关吗

  慈禧太后西逃之前,或是为了泄愤,竟迁怒于珍妃,将其溺死在后宫的井中。可怜的珍妃死时年仅24岁。而光绪帝则成了慈禧太后向列强示好的平安符,虽是保住了性命,却过得生不如死。慈禧太后对他毫无怜惜之情。冬天光绪的寝宫不糊窗纸,平常饭菜还常有馊臭之物。光绪帝就在这样的煎熬中度过了他余下的人生。

  慈禧太后至死也没放过光绪。最蹊跷的是光绪帝的死,刚好比慈禧早一天,难道是巧合么?据说慈禧太后病时,曾问李莲英:“我病了,皇上在干什么?”李莲英恭敬地回答:“皇上在看书,面带喜色。”面带喜色?那就是盼“老佛爷”早点归天了?

  一生好强的慈禧太后,在最后关头又岂会如他所愿呢?当时光绪虽然体弱多病,但毕竟年轻,在御医的精心治疗下,病情一直很稳定。据当时的起居录记载,光绪帝去世前两天,身体良好,还亲谒仪銮殿拜见慈禧太后,给她请安。然而第二天就病情突变,史官郑重写道:“上不豫”。第三天,史官直书:“上遘病大渐,酉刻,龙驭上宾!”是什么原因让光绪的病急转直下呢?当时御医屈桂庭在日记里记载:“余诊视一月有余,药力有效……至十月十八日……帝忽患肚痛,在床上乱滚……帝所居地更为孤寂,无人管事……最可异者,则频呼肚痛: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者!”后人据此猜测光绪是被毒死的。是否老佛爷的意思,又是谁下手的,众说纷纭。在溥仪《我的前半生》、德龄《瀛台泣血记》以及英国人普兰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传》等书中都有不同说法,不过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遂成千古疑案。

  不过,根据现有史料分析,光绪帝的死肯定与慈禧脱不了干系。因为她便是再精明,再能掐会算,也不会算得那么精准、安排得这样及时。就在光绪驾崩的前一天,病重的慈禧太后突然连发三道懿旨,令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同时命载沣为摄政王,这分明是在安排光绪死后皇位交接的事宜。第二天,也就是光绪“猝死”的当天,又连发三道懿旨,顺理成章地将溥仪推上皇帝的宝座。

  安排好这一切,慈禧太后的病情急转直下,突然病危。弥留之际,她发布了一生中的最后两道懿旨,一道是“交权”,“命报摄政王载沣监国,所有应行礼节,著内阁各部院会议具奏”;另一道则是适当“收权”,特别强调“遇有重大事件,必须请皇太后懿旨。由摄政王随时面请施行”。可见,这个女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愿放弃对权力的掌控。

  耐人寻味的是,临终前慈禧太后留下“女人不可预闻国政”的遗训,而且强调“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

  这大概是要后世只记住她一个特例吧。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咽下最后一口气。这时,离光绪帝驾崩也就10个多小时。“母子”间的是非恩怨,大概只能带到阴间让阎罗王去明断了。

风雨声中 2007-6-11 11:16

  她死后的荣光和耻辱

  慈禧皇太后终于死了,时年74岁。与光绪帝冷冷清清的后事相比,这位皇太后丧事办得异常奢华和隆重。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李莲英亲自参加了慈禧棺中葬宝的仪式。据他和他的侄子所著的《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的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上三层金丝串珠绣花锦褥和一层珍珠,共厚一尺多。而头戴珍珠串成的凤冠,其中冠上最大一颗珍珠重四两、大如鸡卵,价值1000万两白银。身边还有700多件奇珍异宝,甚至还在宝物殓葬完毕后,又倒进四升珍珠和红、蓝宝石2200块,填补棺内空隙。据时人估计,不算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私人的奉献,仅皇家随葬品入账者,即值5000万两白银!需要说明的是,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也只有7000万两白银。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慈禧虽然生前反对变法,可死后还是用许多西洋玩意陪葬。据说当时焚烧的不但有纸糊的新军士兵,甚至还有一辆优雅的欧式布鲁厄姆车和两匹欧洲马。看来,慈禧也不是不喜欢“维新”,只要是能供她享用,合她的意,那一切都好商量。

  她大概没想到,在她死后的第三年,大清王朝便宣告覆灭。她更没想到的是,仅过了十几年,她的陵墓就被盗掘,尸骨也遭践踏。后人谈及这个女人,感慨的是她不可思议的奢华,激愤的是国家珍宝的遗失,又有几人把她那具尸体的归宿放在心上?

  有一位学者这样评价慈禧:“她是一个精致的女人,一个富于个性的女人,一个无所畏惧的女人;一个大胆的女人,一个不顾后果的女人,一个败家亡国的女人。”这样的一个女人,若只是纯粹地做个女人还好,可一旦与政治有染、和社稷相关,女人的是非和优劣便被无限放大。政治放大镜里的女人,毫无美丽可言,只可能是变形的怪物。百年一叹,到底是埋怨红颜酿成了祸水,还是感叹祸水玷污了红颜?

  美人地理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距市中心约19公里,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建成于1764年。它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220公顷。园内分为宫廷区、前山前湖区、后山后湖区三大景区,共有殿堂楼阁、亭台水榭3000余间。

  定陵(慈禧陵)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的昌瑞山下,西距北京125公里。它是清王朝入关统一全国后在北京附近所修建的两个帝、后陵寝之一。定陵(慈禧陵)隆恩殿内有辉煌的金饰。这些精美豪华的装修不仅在明清两代的皇陵中独一无二,就是在紫禁城中也难以见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说红颜祸水:慈禧太后为何要败家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