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70年前中日军事力量对比

风雨声中 2007-7-10 23:03

70年前中日军事力量对比

  抗战爆发时,中日力量相差悬殊。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经济力、军事力、技术力以至组织力,都比日本差得多,中国许多武装力量甚至是用原始武器,与现代化的日军作战。

  日本国土面积约为37万余平方公里,自然资源非常匮乏,人口约为6000余万,连同受其控制与奴役的朝鲜、台湾在内,人口也不足1亿。



但是日本科学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却比较高,1936年铁产量为309万吨,钢产量为640万吨。军火生产水平和能力很高,能制造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战斗机、轰炸机、舰载战机、大口径火炮、坦克、装甲战车等。1937年日本飞机年生产能力已约600架、坦克约200辆,在作战中可以保障军火源源补充。

  在战争初期,日本可以动员使用的军事力量共约448万人,其中常备军约38万人、陆军17个师团、海军舰艇约190万吨、空军与海军飞机共2700余架。当时,日军用于侵华作战的师团,每个师团2.2万余人、马5800余匹、步骑枪约9500余支、轻重机枪600余挺、火炮108门、坦克24辆。

  七七卢沟桥事变前,日本“华北驻屯军”包括1个步兵旅团及骑兵、炮兵、坦克兵共约6000余人,司令部在天津。日军主力驻在本土、朝鲜、中国东北各地,处于临战状态,可以通过受其控制的北宁铁路迅速运抵中国华北,通过海运抵达中国华东沿海各地。

  中国战前人口约4.5亿人,超过日本6倍多。但当时铁的年生产量不足10万吨、钢的年生产量不足千吨,仅有很小的军火工业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少量步兵武器、小口径迫击炮、小型艇船等较小型武器装备,根本无法满足战争对武器装备的需求。大型武器装备如飞机、火炮、坦克、机动车辆、舰艇等都不能制造,完全依靠向外国购买。

  “七七事变”爆发时,掌握全国政权的国民党政府军事力量计有陆军步骑兵191个师、52个旅、海军舰艇5.9万余吨、空军飞机300余架。国民党政府的总兵力约200多万人,但内部矛盾很多。政府军每师编制1万余人、步骑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300余挺、火炮46门。

  当年驻守河北省及平、津的是第29军,军长宋哲元,非国民党中央军嫡系。29军系冯玉祥旧部,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与蒋介石大战中原,冯阎兵退后,由张学良收编改番号为第29军。张学良给了29军50万元大洋以后,其余的军饷、武器皆由自筹。29军的装备大都是汉阳造长枪、老毛瑟枪,根本说不上有重武器。西北军素有尚武之风,抡大刀,耍长矛,又拴上红缨,每个士兵背在背后很是英武。29军本无与日军作战的充分准备,也无确实的防御部署与计划,爱国官兵受华北人民抗日热情影响,决心与日军一战。

  70年前的7月7日夜间,驻北平丰台的日军制造了全面侵占中国的“七七事变”,29军奋起反击,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国力对比

  日本 中国

  铁产量 309万吨 不足10万吨

  钢产量 640万吨 不足千吨

  舰艇 190万吨 5.9万余吨

  飞机 2700余架 300余架

  常备军 约38万人 约200万人

  每个师团(师)实力

  日本 中国

  2.2万人 1万人

  步骑枪9500余支 步骑枪3800余支

  轻重机枪600余挺 轻重机枪300余挺

  火炮108门 火炮46门

  坦克24辆 零

Nothing 2007-7-11 11:22

政府军每师编制1万余人、步骑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300余挺、火炮46门。

是不是有些人还要拿大刀啊?枪都不能人手一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70年前中日军事力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