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正说明朝最后的改革家张居正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正说明朝最后的改革家张居正

 张居正,明朝最后的改革家

  彭 勇

  中国封建社会著名的改革家,前有商鞅,中有王安石,后有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公认的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



他的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各项措施推行得如水银泻地。然而,就在他死后不久,一切功名利禄尽被削夺。家人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一代名相竟落得家破人亡。张居正之后的数百年,改革之风荡然无存,张居正也成为封建社会最后的改革家。

  联合后宫 步步夺权

  张居正(1525-1582年),少名白圭,嘉靖四年出生在湖北江陵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张居正是远近闻名的“神童”。12岁时,他到荆州府报考生员(指还没有考上秀才的童生),知府李士翱对他的才学大为赞赏,并把他的名字改为“居正”;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又说“官正则民服”,希望张居正有朝一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官员。16岁时,张居正成为大明最年轻的举人,26岁时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然而,此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却非常恶劣。嘉靖皇帝深居内宫,修仙炼道,十数年不理朝政,政务自然落到内阁身上。谁成为首辅,谁就能主政,就握有最高的权势。因此,内阁首辅之争异常激烈,严嵩、徐阶、李春芳等一个个轮番登场。最高统治阶层的腐败失控,导致吏治混乱、财政困难、民族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的烽火在全国各地相继点燃。

  就在这时候,张居正却迎来了他政治生涯的春天。嘉靖三十九年,张居正的干练与才识被裕王认可,被请到裕王府作老师,裕王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隆庆元年,张居正入内阁辅政,虽然他仅列阁臣的第六位,但由于与隆庆皇帝有师生情谊,所以格外受器重。

  初入内阁,张居正性格沉稳,不偏不倚,其他辅臣对其大加赞赏。隆庆四年,许多阁臣在争斗中两败俱伤,纷纷倒台,高拱跃居首辅,张居正位居其次。两人最初的配合尚还默契,但不久,矛盾就出现了。

  隆庆六年春,长期沉湎酒色的隆庆皇帝在一次早朝时突然中风。高拱和张居正的对决终于上演。隆庆病危期间,宫廷与内阁的各派力量围绕掌印太监与首辅的职位展开争夺。作为阁臣的张居正和太监冯保为了各自的利益,走到一起。

  隆庆皇帝去世前,张居正授意冯保做两件事,一是让皇帝密嘱张居正起草遗诏,其中包含“司礼监与阁臣同受顾命”的内容;二是串通隆庆皇帝后妃,罢斥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让时任秉笔太监、东厂提督的冯保兼任。由于孟冲与首辅高拱关系甚密,此举既可以帮助冯保登上宦官的最高职位,又可以帮助张居正除掉高拱。

  果然,隆庆皇帝临危托孤,要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等尽心辅佐幼主、年仅10岁的朱翊钧——万历皇帝。万历皇帝登基的第二天,就下旨令掌印太监孟冲回籍闲住,由冯保继任。圣旨一出,朝廷大哗,高拱预感到首辅权位不保。

  张居正遂拿出第二招,利用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除掉高拱。李太后是宫女出身,封至贵妃。按明朝制度,万历登基,应当封隆庆皇帝的皇后为皇太后,生母为太后。可张居正与冯保商量,将隆庆皇帝的皇后陈氏封为仁圣皇太后,将万历皇帝的生母李氏封称慈圣皇太后,二人并列,大大提高了李氏的地位。李氏大喜过望,全力支持张居正和冯保。六月底的一次早朝,万历皇上下谕旨,革除高拱首辅职务,由张居正接任。慈圣皇太后李氏遂即把辅佐、教导万历皇帝的重任一并交给张居正。

  把持朝政 锐意改革

  张居正被称为“明朝第一宰相”,原因有二:一是他屹立于大明帝国的权力之颠,左右大明政局达十年之久;二是他主持了全方位而又卓有成效的改革,带来了大明帝国的全面复兴。

  张居正改革,离不开皇帝的支持。皇帝当时年幼,除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听政外,其它时间都在文华殿读书,国家大政方略均由张居正拍板定夺。

  作为老师,张居正全面负责小皇帝的学习。他亲自总结自尧、舜以来历代帝王治国的得失经验,撰写了《帝鉴图书》作为教材。这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授帝王行政之道。每个故事还配上精美的图画,图文并茂,以引起小皇帝的学习兴趣。

  张居正对小皇帝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布置功课,如果小皇帝没有认真背诵或领会,就会遭到严厉的斥责。有一次,万历皇帝读《论语·乡党》时,把“色勃如也”读成了“色背如也”。张居正当着众大臣的面,厉声喝道 :“应该读作‘勃’!”吓得小皇帝忙低头纠正。平时,如果小皇帝背着张居正做了越制出轨的事情,冯保就会吓唬他:“让张先生知道了,看你怎么办?”小皇帝听了,很快就会收敛自己。虽然四书五经抽象深奥、枯燥无味,万历皇帝还是仔细听、认真学。有一天,张居正询问他的学习情况,他说:“昨天一位讲官在讲解《大学》时,讲错了字,我本想给他纠正,又担心他害怕,就未敢当面指正。”张居正心中大悦,心想 :“皇帝长大了,也知道体贴人了。”

  在张居正的调教下,少年万历皇帝举止有度,出落大方,初显一位勤政清廉的帝王形象。张居正本人也并不只是一个野心家,面对孤儿寡母的大明天下,他一心想肃清社会流弊,再现大明盛世。于是,万历皇帝和张居正君臣合力,上演了大明历史上最后的华美乐章——轰轰烈烈、急风暴雨的社会改革拉开了大幕。

  张居正改革,首重吏治。他认为,各级官员长期因循旧事,纲纪废弛,臃肿腐败,因此需要重典治吏。这引起了朝中众官员的强烈不满,他们向张居正施加压力,借机闹事。张居正和冯保指使东厂特务放火烧死了二十余名官员,并借“京察”之际,对四品以上官员实行考核,昏官与庸官一律裁汰。

  对违法乱纪的官员,他严惩不贷。冯保的侄子殴打平民百姓,张居正果断地把他革职。远在云南的黔国公沐朝弼自以为天高皇帝远,屡次犯法,张居正派人飞马前去捆绑沐朝弼,将他押解幽禁在南京。在张居正执政期间,原来软弱疲惫的官场为之一振,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力大大提高。

  改革过程中,张居正恩威并用,软硬兼施,显示出卓著的才干。当时,官民田土的耕地面积达到1161万余顷,成为万历年间乃至整个明朝后期财政状况最好的时期。而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推动白银成为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由此活跃;他还成功解决了明朝中央政府与蒙古族地方政权的敌对问题,促进了汉蒙和睦相处。

  风云突变 英雄悲歌

  位极人臣的张居正,始终站在权力争斗的风口浪尖,他的对手总想将其置于死地。这一场改革,就像是狂风中的孤焰。

  万历五年,张居正迎来了最大的考验。他的父亲这年因病去世,按惯例,他必须离职回家守丧三年。而此时改革刚有起色,正在关键,万历皇帝深感:“国不可一日无张先生”,而张居正也感到宏图未展,难舍京城。于是,万历皇帝就下诏“夺情”,不批准张居正回家,张居正也半推半就,演出了一场“在官守制”的故事。君臣二人的做法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强烈不满,他们批评张居正贪恋权位,不忠不孝,要求他去职守丧。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态度异常坚决,他们采用果断甚至是令人恐怖的手段,镇压反对派:将余懋学革职为民,傅应祯充军,刘台下锦衣卫狱,吴中行被痛打当场昏死……

  “夺情风波”显示了权力巅峰上的张居正驾驭权柄的能力,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谁也不曾想到,精力犹旺之时,一场宿疾痔疮的复发,竟然要了张居正的命。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病逝。

  死讯传来,万历皇帝为其辍朝一日,赐治丧银,并遣官护丧归葬。可以说,张居正死后的一段时间也极尽哀荣。

  但风云随之突变。万历十二年四月,万历皇帝突然下诏削夺张居正一切官爵,并查抄家产。尚未来得及逃出的老弱妇孺十数人,被关在府内,其长子自缢身亡,三子自杀未遂,家眷数人饿死,部下皆被撤职。

  从权力之巅的荣耀跌入家破人亡的地狱,张居正生前身后的巨大反差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思索。万历皇帝态度的转变对张居正的败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一个言听计从的好学生,何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截然转变,对恩师家族痛下杀手呢?人们猜测无数。

  其中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张居正本人也有诸多不俭点。例如,他知道冯保贪财好色,就投其所好,一次就让儿子将7张琴、9颗夜明珠、5副珍珠帘、3万两黄金和10万两白银送到冯保家中。冯保被抄家时,搜出家产白银上百万两。万历皇帝当然有理由怀疑张居正的家产更丰,随即也抄了张居正的家。虽然张家财富没有冯保多,但近20万两金银和大批田产,也足以让万历皇帝瞪目结舌。

  张居正死后,明朝的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恶化,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大明亡国丧钟清晰可闻的时候,人们愈发怀念那个敢做敢为、魄力非凡的张居正。

  历史就是这样令人悲啼欢笑。当年诽谤新政的人又何尝料到,日暮途穷时他们竟会梦想追回改革的盛景?当初大骂张居正是禽兽而被廷杖致残的邹元标,拖着一条拐腿,为张居正的昭雪奔走呼号,试图召回失去的新政。无可奈何花落去,古老的帝国大厦终于被历史的巨浪冲击得分崩离析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