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战国时期的封建化
战国普遍认为是从“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开始的,新兴的地主阶级通过一系列斗争最终夺取(如秦齐)或控制了(如楚)国家政权,所以战国时期的封建化突出表现在各国的强国变法,其代表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和秦国的商君变法。
魏国
李悝变法,是开战国变法运动的先河,《汉书•艺文志》列诸子的著作时,将李悝的著作《李子》32篇列为法家之首,可惜早以失传了,但足以说明李悝变法作为开先河变法的启发性和带动性。变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选贤任能。这就是“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①。他视“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的世袭贵族为“淫民”,为此他主张“夺淫民之禄,以朱曰方之”②。 这反映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要求的变革。
二. 实行平籴法,维持经济秩序。平籴法的结果是 “故虽遇饥谨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敬,取有余而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③。有利于打击投机商人,为改革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
三. 制定《法经》。建立法律制度,实现地主阶级治国走向制度化。
楚国
吴起变法,是一场悲剧式的变法,变法主要内容是:
一. 废除贵族特权,打击贵族势力。他认为楚国之所以“贪国弱吴”是因为“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贵族“上逼王而下虐民”,将旧贵族从城市迁到荒凉处,这与后来秦始皇迁豪徙民政策如出一辙,都是为了打击旧贵族势力,削弱甚至消除他们的政治统治基础。
二. 整顿吏治,革新政治。吴起主张“损不念之拔官,以奉选铄之士”。
秦国
商君变法,一场较彻底而且取得了实效的变法。变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变法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1.“令民为什伍”,实现连坐法。反映出法家统治的残暴性。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这是对后世经济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政策。
3.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则不受爵。
4.“燔诗书而明法令”。有利的打击了儒家的复古思想,确立了法家思想。
变法的第二阶段的主要内容:
1. 统一秦国的度量衡,为后世秦颁布全国度量衡标准打好了基础。
2. 废分封,行县制,开六国地方制度的先河。
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当然还有齐国的变法,它重在“治吏”,任用贤能,以“赏一人,诛一人”①收到了效用,于是有“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朝廷”②。魏国重在建制,任用申不害变法,他提倡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树立君主的权威,所以“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③。赵国任用公仲连改革,集中为教化人民,建立选官制度和改善财政,以赵灵王胡服骑射、革新政治为突出表现。燕国改革十分晚而且不具体,直到燕昭王才有效果,他“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使得“燕国殷富” ,最后“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
所以学者普遍认为各国变法扫荡了旧贵族势力,完成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国家过渡,得出这个结论,我不敢早下结论,理由如下:
一. 从变法的内容来看,各国变法有相同处,集中表现在政治上为扫荡旧贵族,倡导任贤举能,广纳人才,实质是否定奴隶主贵族特权,选拔封建人才,夯实统治基础。但是,他们的变法是不同时进行的,存在着先后的继承关系,如商君入秦就携带有李悝的《法经》一书。这使得各国的变法的深度和广度上是不相同的,如吴起变法主要局限在政治上,而李悝的变法又缺乏思想统一,都不如商君变法较全面。因而说“扫荡了旧贵族势力”就显得有些偏颇,既然是“扫荡”,那么变法应该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的各个方面,彻底将旧贵族压服,但我们知道即使是商君也不能完全做到这点啊!我们公认他的变法只是较彻底的,也就是说或多或少有地主阶级不能涉及的地方,况且商君最后被车裂也与当时的旧贵族残余势力有一定关系的,其它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从变法的结果来看,是完全不一样的。魏国的强势并没持续多久,后来强大的秦国让它被迫割让了河西的土地,魏国也将自己的都城迁到大梁去就足以说明这一点。齐国也是如此,被一时强大的燕国将领乐毅所率的六国军队连下自己70多座城池,最后“齐国不下者,唯独营和即墨” 。韩国申不害变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他是法家重术的代表,术就是指国君任用、监督、掌控臣下的方法,权可被君主所用,那么也可被臣下所用来争夺权力,这就不难想象韩国后期始秦国宰割的原因了。楚国因为没有经历过“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那样削弱宗法贵族的政治革新,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良好的政治环境,改革又影响到了旧贵族的利益,于是“宗大臣作乱而诛吴起” ,楚国的变法也基本失败了。只有秦国商君变法较为成功的,秦一举成为强大的霸主,虎视六国。正如《战国策•秦策》描述那样: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安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又如《史记》也说: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当贼,家给人足。民善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看来商君的变法使秦国唯一真正的基本上确立了封建统治,正是如此,秦国才能统一全国。这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啊!如果说“各国完成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国家过渡”就有些牵强附会了,实际上变法效果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的,之所以不同完全是由于各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封建化程度)决定的。
二. 我们的学者们混淆了“进入封建社会”和“确立了封建社会”这两个的理论范畴。“进入封建社会”是社会形态,只要出现封建形态的特征就可以这样说。在当时的政治上,奴隶特权统治基本被废除,地主阶级控制了国家的政权;经济上,作为封建经济的最基本形态和保证的私田大量的出现,一些国家(如秦)已经确认了土地私有化;文化上,以法家为代表的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思想,这些都是封建社会产生的显着特征啊!而“确立了封建社会”是封建势力同奴隶主势力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奴隶主势力彻底被消灭,封建制度在各个方面都确立起来。这样看来战国时各国通过变法后两股势力在很多时候在许多的国家还在此消彼长,楚国的吴起被杀就是典型的例子,这表明封建势力还不能完全的驯服奴隶主势力,但只是时间问题。这好比是15、16世纪的欧洲是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而一直到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完成才标志着资本主义势力最终战胜了封建势力,确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斗争长达300多年!
所以我只能说战国只是进入了封建社会,不是确立了封建社会,这个确立的历史任务只能交给一个强大的,而秦帝国是失败者,汉帝国是成功者。秦统一中国后正是封建制度最终确立的过渡期。其一,秦帝国的地主阶级统治者们面对的是一个封建经济基础并不巩固的帝国,这是由于战国各国的变法埋下的隐患;其二,经过长达几百年的社会动乱和兼并战争,尤其是秦统一的10年历程,社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民盼望统一能带来“休养生息”,但秦却执行了不当的政策,企图凭借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来巩固统治,最终走向了灭亡。可以大胆的说:
秦的统治是在超前的生产关系上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还足以驾驭生产关系;它的统治政策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必将灭亡!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点的。秦末动乱时六国旧贵族伺机起来复国,最典型的是项羽拥立楚义王,恢复楚国势力,《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其家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 说明本身项羽家就是世袭的旧贵族。试想如果封建经济很巩固了,可不可能让旧贵族兴风作浪,这完全说明了战国变法给秦国留下了一个封建经济在各个地区个部门间不平衡的局面,至于社会生产力状况可以由下面的汉初政策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