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扒着门缝看历史:忠王李秀成之不忠乎?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扒着门缝看历史:忠王李秀成之不忠乎?

关于李秀成的历史评价,向来有褒有贬,结论也是明确的。功大于过。

然而,1963年,《历史研究》第四期刊出戚本禹文章,题为《评李秀成自述——并与罗尔纲、梁枯庐、 吕集义等先生的商榷》。文章说:“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在 1864年7月22日被曾国藩的军队俘虏了。他在敌人的囚笼里写了一个自述。这个自述,从它的史料价值来看,无疑是极其珍贵的;但是,从它的根本立场来看,却是一个背叛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自白书’”。他的结论是:李秀成是叛徒,并“认贼作父”。

戚本禹其时,仅仅是一个小人物。他是山东威海人,1931年生于上海,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下属一个科室的科长。他的文章与观点,理所当然受到历史学界的反对。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邓拓、刘大年、李新等著名学者,对戚本禹文章和观点提出了严厉批评。但是,戚本禹的文章,也被江青看到了。好事的江青便将文章呈送毛泽东。喜欢历史的毛泽东特意据此读了《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读毕,毛泽东随笔一批:“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晚节不忠,不足为训。”对戚本禹文章予以肯定。自此,李秀成被定性, 当时正在上演的话剧《李秀成》亦被封杀。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人物,也是执掌军政大权的重要将领。李秀成原名李以文。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他出身贫寒。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1849年,二十六岁的李秀成加入了“拜上帝教”。1851年9月,跟随西王萧朝贵参加太平军。李秀成因作战机智勇敢过人,从一名普通士兵很快晋升为高级将领,并在后期与英王陈玉成等人成为太平天国最重要的军事领导人。1864年7月19日,南京陷落,李秀成率众护幼天王,于当夜扮成清军,借夜色从太平门缺口处突围。李秀成突围时,将自己的战骑予幼天王使用。冲至城外,自己与下属走散。天明时分,李秀成潜抵城郊方山一破庙中暂避,结果因随身所带财物而暴露身份,于23日被人告发而被捕。

李秀成被捕后,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曾对李秀成施以酷刑,用刀锥割其臀股,一时血流如注。李秀成“殊不动”,泰然自若。此事可见曾国藩幕僚赵烈文日记。其中有“忠王被俘之初,曾国荃向之刀剜锥刺,以胜军之主将,对待败军之俘虏,竟如青皮流氓,报复私仇”等语。足见湘军对李秀成之恨。之后,曾国荃命人制成一木笼,将李秀成囚禁其中。8月7日傍晚,李秀成被曾国藩处死,时年42岁。在临刑前,李秀成毫无戚容,谈笑自若,并写10句绝命诗,“叙其尽忠之意”。李秀成从被俘到被杀,前后仅有16天。在此期间,他历时9天,在囚笼中亲笔写下数万言的供词。即为《李秀成供》,也称《李秀成自述》。这份东西,也就成为后人评判李秀成的重要历史资料。观李秀成一生,一世英名,竟然全毁在最后十几天,落下“变节”的骂名。

《李秀成供》究竟写了什么?有兴趣的读者,自可以去网上找到这篇自述的原文。该文洋洋数万言,文理虽说欠通,但其结合亲身经历,详细叙述了太平天国的兴亡始末。文中最有争议的部分,便是李秀成在供词中流露出了乞降求抚之意。比如,他对曾国藩和清王朝大加谀颂,谓“久悉中堂(指曾国藩)恩深量广,切救世人之心”,“久知中堂有仁爱惠四方,兼有德化之心,良可深佩”,且自己“心悔莫及”,自叹“一身(生)屈错,未遇明良”。他还将南京沦陷喻作“我主无谋,清朝有福”,声称“今天国已亡,实大清皇上之福德,万幸之至”云云。他还提出“收齐章程”,自愿以“罪将”之身,出面代为招降太平军余部,从而“尽义对大清皇上,以酎旧日有罪愚民”,“免大清心腹之患再生”。

一个临死不惧、且“毫无戚容”、“谈笑自若”的人,怎么会写出这些令人不耻的言语?其实,在戚本禹写《评李秀成自述》一文之前,即1962年4月5日的《光明日报》曾刊登吕集义的文章《曾国藩为什么删改<忠王李秀成自述>》,披露了《李秀成自述》经过曾国藩删掉5000多字的事实。历史学家罗尔纲等人,也曾有多处论及此事,著述颇丰。另外,我们从曾国藩幕僚赵烈文的《能静居士日记》中也可以找到证据。他在“七月初七日”日记中明确说到:“中堂嘱余看李秀成供,改定咨送军机处,傍晚始毕。”曾国藩也曾有话:“李秀成之供词,文理不甚通适,而情事真确,仅钞送军机处,以备查考。”由此可知,曾国藩所示《李秀成供》显然是被“改定”过的。这份改定过的文本,就是在安庆刊刻、分送军机处备查和各地方大吏披阅、计27818字的世传“九如堂本”。

那么,李秀成亲供的手迹,在什么地方?曾国藩却讳莫如深,一直秘不示人。直到1944年,那位后在《光明日报》撰文的吕集义先生(当时在广西通志馆任秘书)在湘乡曾国藩故宅见到一个秘本。于是,他便根据“九如堂本”两相对勘,从而补抄下了被曾国藩删除的5600余字,并摄影16页。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学大家罗尔纲先生也据此“吕氏补抄本”和照片四帧作为底本之一作注,在1951年出版了罗氏《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一书。轰动一时。罗先生也据此提出了李秀成的“伪降”说。这些考据,说明了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李秀成自述是大致真实的,也是李秀成手迹;二是该自述也是经人删改的。即文献不完整,曾被曾国藩撕毁、删改和伪饰。

那么,曾国藩删改和撕毁了什么内容?史界仍然存谜。我的基本判断,只有一条:曾国藩留下了有用的,删节了没有用的、甚至有害的内容。什么是有用的?一是对曾氏兄弟和大清朝廷的吹捧。这是大大有用的。前已引述。不重复。

第二,刻意强化了李秀成的“乞降之意”。李秀成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他自然不怕死。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曾在日记中记述他在李秀成被俘当晚与其进行长谈的内容。据载,赵烈文问“汝今计安出”,李秀成的第一个回答就是“死耳”。当然,他也说到“顾至江右者皆旧部,得以尺书散遣之,免戕贼彼此之命,则暝目无憾。”他是体恤旧部之人,希望使其诸辈免受杀戕之意。赵烈文说他觉察出忠王“言次有乞活之意”,便说:“汝罪大,当听中旨,此亦非统帅所得主也。”忠王听后低头不语。日记是个人心灵的独白,因此没有刻意伪饰或夸张的必要。然而,李秀成的想法,在见到曾国藩之后有了变化。起初,他对曾国荃之辈的“刀剜锥刺”是毫无惧色的。但是,7月28日下午,曾国藩赶到南京亲自审讯李秀成。曾国藩毕竟老谋深算,他对李秀成慰藉有加,而不曾丝毫动刑。曾国藩的攻心策略果然收效。李秀成答应书写供词。李秀成自述是7月30日动笔的。他在供词中写到“今自愿所呈此书,实见中堂之恩情厚义”。李秀成说到曾国藩“有仁爱”、“有德化之心”。据此判断,曾国藩肯定对李秀成表露过安抚之意。曾国藩究竟对李秀成有过什么许诺,现已无从知晓。但是,肯定是曾国藩安抚在前,李秀成写自供在后。显然,曾国藩是在引诱李秀成说出一些希望借他之口说出的话。但是,有一点是李秀成想不到的。曾国藩在当天夜里已有“拟即在此杀之”的想法。

第三,刻意渲泻李秀成对太平天国的不满。李秀成在自述中曾以较大篇幅,述说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望。他曾再三批评天王“一味靠天”、“言天说地”。李秀成对洪秀全一味信任“同姓王”,而竭力排斥异姓王的做法一直是深为不满的。1856年9月天京变乱,李秀成进入领导核心,他也曾对洪秀全“不肯信外臣”而“专信同姓”提出真诚的劝告,希望“择才而用,定制恤民,申严法令,肃正朝纲,明正赏罚”。但是,李秀成的劝说不仅没有收效,而且惹怒了天王,差点丢了官。李秀成在供词中对洪氏宗亲亦很不满,直斥王长次兄是“佞臣”。他在供词中还反复抱怨天王“不信外臣”、“不问政事”、“不用贤才”、“立政无章”。结果就是“谗佞张扬,明贤偃避,豪杰不登,故有今之败”。

那么,曾国藩除了删改的,还撕了些什么呢?目前,专家们认定,现存忠王李秀成供词原稿是一残本。该文的结尾很奇怪。“今我国末,亦是先天之定数,下民应劫难,如其此劫,何生天王而乱天下,何我不才而佐他乎?今已被拿在禁,非因天意使然,我亦不知我前世之来历,天下多少英雄才子,何不为此事而独我为,实我不知也。如知……”就此嘎然而止了。此后部分(据称是七十四页之后部分),显然已被曾国藩撕毁了。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当年曾经推测,曾国藩不肯将原稿公布,必有不可告人之隐。有一位英国学者,曾怀疑曾国藩是否将《自述》中某些“革命”的部分删去了。他还在阅读《手迹》之后说,“我首先感到的确‘忠王不忠’。后来,经过进一步考虑分析,我认为这个结论太简单化而不够客观”。

据说,李秀成写自供,正在被困在囚笼中,既有死亡威胁,又冒着酷暑,可以说惚若隔世而百感交集。他当时以大约每天7000字的速度撰写。据说,当写到30000余字时,李秀成甚至用完了纸,写坏了笔。这种境地,李秀成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后人是很难想像的。复杂的心态,绝望的心情。人生至此,有求生的愿望也是正常的。因此,他的笔里行间,流露出了对人生的渴望。他正是壮年之人(42岁)啊。其实,他虽有侥幸,确是明白自己是必死无疑的。他当时写到“死而足愿,欢乐归阴”。便是写照。一个满怀抱负之人,却人在囚中,行之将死,是何心情?谁人可知?

因此,依我的理解,李秀成的所谓“历史污点”,当是老谋深算的曾国藩利用其人性的弱点一点一点诱导出来的。所以,单凭一本《李秀成自供》残本,妄下结论,说明忠王李秀成之不忠,是不能让人信服的。我相信,倘若李秀成地下有知,亦会拍案而起。

1864年8月7日,曾国藩向李秀成摊牌,表示“国法难逭,不能开脱”,并于当天傍晚将其处死。有意思的是,清廷要求将李秀成押解来京的渝旨早已于8月1日发出。曾国藩急于杀李秀成,是有原因的。他是不想留这个活口于己不利而已。另文详述。

据史料记载,李秀成也是慷慨就义的。曾国藩幕僚赵烈文曾在日记中记述,李秀成在刑场“复作绝命词十句……遂就诛”。抄录其中四句诗,足见其英雄气概:

英雄自古披肝胆,志士何尝惜羽毛。

我欲乘风归去也,卿云横亘斗牛高。
人生就像稻草,风从哪边吹,就向哪边倒。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