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忐忑变为骄傲——CSDP认证首期通过率超过50%
半年前的一个傍晚,在清华紫光交流中心,20几个“敢于吃螃蟹”的软件工程师英勇誓师,力争要通过 CSDP(软件行业高端人才认证),挑战国际高端软件人才。誓师会上,海淀区副区长、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于军的话,至今还记忆犹新:CSDP认证有难度,全国目前仅有三人通过。我希望我们能有学员通过认证,当然如果一人都没有通过,那也不是坏事,正好说明我们和国际水平还有差距,还要继续努力。半年过去了,CSDP首期班考试季(4月-6月)刚刚结束,学员们的通过率到底怎么样?
成绩显著但差距明显
来自CSDP认证培训主办单位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的消息,4月17日CSDP认证考试首战突破,5月30日再战告捷,至6月底全面开花,11位参考学员最后6人通过,认证通过率超过50%。同样11人参考,2002年CSDP首次登陆中国仅有1人通过,而今天的通过率竟是那时的6倍。奇迹!连美国IEEE-CS(美国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的贺信都来了。2002年后归于沉寂的CSDP认证,终于在海淀园重新绽放。
超过50%的通过率,既高也低。从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软件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593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5年的3900亿元人民币;2000年软件出口额仅为4亿美元,2005年软件出口与外包已达35.9亿美元。增长的背后都是软件人才队伍整体提升的结果。可是,国内CSDP通过率虽然陡增,但不仅要比美国的60-70%的通过率低,而且基数也要小。“没有通过认证的不代表他就不具备同等的水平”, 事实上CSDP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还是出于认知不足。
理性看待职业演化
CSDP是IEEE-CS(美国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2002年推出的一套国际普遍认可的高级软件从业人员标准。
目前国内软件人才队伍中,做开发工作多年的程序员或者软件工程师可能知道软件工程中大概的流程和处理步骤,但多数并不十分系统。研修学院也表示在引进CSDP的前期调研中发现,虽然国内软件工程的研究并不晚于国际,但在软件工程的实用方面仍然滞后美国等发达国家,特别是软件工程的应用人才奇缺,甚至“有一些言必谈各种专业术语和词汇,甚至怀揣系统分析员证书的人,连基本的软件开发文档都读不懂”。
某项职业在其核心知识领域上达成一致,是所有学科的里程碑。CSDP的推出,正是软件工程向职业状态演化的关键。据研修学院方面介绍,CSDP源于Guide to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即软件工程知识指南,简称SWEBOK。它是ISO/IEC JTC 1(ISO和IEC的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历经“稻草人”、“石人”、“铁人”三个阶段,用了近10年的时间研究出来的成果。CSDP认证的10个方面内容基本上对应了SWEBOK规定的10个知识领域,并将SWEBOK的相关学科内容改为软件工程经济学,共11个模块的内容,成为一套完整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以此测验软件专业人士的知识水平。由于规定了从业时间限制,实际它也是软件开发实践经验的测试。
职业的提升需假以时日
业内皆知,国内程序员职业生涯很短,几年之后一部分人便转型到非技术领域,甚至退出行业。业内人士分析,CSDP的出现将是国内软件业界的一个很好的转机。它所包含的知识、方法和倡导的理念,不仅对软件产业的流程和管理产生影响,而且会改变国内程序员的职业发展方向。
当然,习惯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开发方式,要转到“标准化”的开发模式上来,对程序员和工程师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时间更是问题。不仅观念上的改变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全英文的考题、掌握10个知识领域也需要时间,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学习也并非易事。
好在前面有勇者探路,每次考完归来,学员和老师间的沟通就成了大家了解这“考题随机变化,因人而异”的CSDP考试最直接的窗口。前一批学员考试归来的体会都是后来者的鼓舞。过程是艰辛的收获。学员中第一个通过认证的李波就告诉记者,“处在转型期的程序员,完全有必要来学习CSDP,答题的过程一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过程”。在他们看来,学习再加上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将使他们更上层楼,在职位提升上打下伏笔。(本报记者 胡蓉)
来源于海淀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