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篡位坐失良机 不堪崇祯精神折磨终自尽
公元1627年(天启七年)8月,精通木工的天启皇帝忽然发病,在奄奄一息的情况下,他忽然表现出与往日的散漫截然不同的精明来,口谕召自己的弟弟朱由检进宫。据说他在下达完自己最后的一道谕旨后,说了一句“吾弟当为尧舜之君”,倒令所有人大出意外。
这句话传到当时手握大权的魏忠贤耳朵里,更让他惶惶不安,也许他没有料想到,天启皇帝眼见昏庸到死,却忽然要在身后确立一位圣明的皇帝,这就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
魏忠贤的劣迹当然是人所尽知的,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位权倾一时自号“九千岁”的大太监,事实上亦和他的糊涂主子一样的昏聩。
如果说,到了末期明朝还有忠臣的话,那魏忠贤足可担当这个称号,至少他对天启皇帝是极为忠心的。或许大臣们希望天启皇帝死去,好出现一个值得他们尽心辅佐的好皇帝,但魏忠贤却对天启皇帝是忠贞不渝的,他甚至希望这个喜欢木匠活的皇帝长命百岁,这样,他的荣华富贵也能够延续百年。
当时满朝上下一片悲凉,但哭得最真切的恐怕只有“九千岁”,他知道世界上了解他是一个大忠臣的唯有这奄奄一息的皇帝。这时,让他悔青肠子的是,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弄个绝色美人把这个皇帝从木匠活里解放出来,从而留下一个毫无争议的皇位继承人。
魏忠贤不是没有想过篡位,尤其是朱由校忽然发病时,他的爪牙之一——兵部尚书崔呈秀就非常明白地说,不篡位,新君立,魏党必覆灭。他着实动心,朱由校发出口谕后,崔呈秀又一次提醒他,朱由检虽封“信王”但一直在北京居住,其为人清正的名声是人人知道的。他登上皇位无疑是宣判我等的死刑。
魏忠贤心乱如麻,问崔呈秀该怎么办,崔呈秀咬牙说,在端门两侧的庑廊之内,他已经埋伏下500名刀斧手,只待朱由检前来,就在端门广场上将他剁为肉泥。
魏忠贤这时却迟疑起来——万一这信王朱由检也是个糊涂蛋呢?
就在他迟疑的时候,信王朱由检,走过了金水桥。
按照明朝礼制,藩王进宫是不许携带兵器和随从的,因此朱由检是由传谕的宦官陪同入宫的。
当他走进天安门的时候,沉重的朱漆大门在侍卫的推动下发着令人牙酸齿软的“吱扭”声,深宫隐约可见,他竟然觉得这地方自己是如此陌生。
而在端门两侧的庑廊之中,崔呈秀额头上一滴黄豆大小的汗珠滑落下来,落在雪亮的刀锋上,竟然发出“当”的一声脆响。
魏忠贤此刻就隐藏在端门城楼上的大殿里,他只需要走到垛口处挥一挥手,那些如狼似虎的武士就会蜂拥而出,把朱由检砍成肉酱。
这是一场赌注巨大的赌博,就连一生都处于赌博中的魏忠贤都不敢轻易下注。
他甚至不敢出去偷看一眼朱由检,只是不停地在大殿里踱步,听着在垛口查看的小太监向他报告端门广场上的情况。
和他可以选择相比,朱由检却是无法选择的,当天安门的城门关闭,这位18岁的藩王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因此,他似乎显得比魏忠贤要果断许多。
朱由检踏上端门青石甬道,略凉的秋风吹到他脸上,使后背的冷汗更加冰冷。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他向两边张望,尽管他并不能透过斜格窗棂看到里面的情景,但崔呈秀仍然不禁缩了缩头。
朱由检在迈出第二步的时候,终于镇定了下来,他似乎意识到,这是他的江山,自己的祖先曾经在此皇皇然走过。因此,他忽然被一种精神所鼓舞,健步在甬道上行走起来。
这时,城楼上的魏忠贤忽然一咬牙,从大殿里冲了出去,当他一手扶住垛口,另一只手准备发出信号时,他才发现,端门广场上空空如也,而午门处的宦官正扯着嗓子喊:“信王入宫。”
“当啷”一声,崔呈秀手中的刀跌落在地。
失魂落魄之下,这位兵部大员看着城楼上茫然失措的魏忠贤,一时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