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失误
有宋一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最令人敬佩的皇帝。不仅有雄才大略,而且可亲可爱,富于人格魅力。黄袍加身,当了皇帝,是众望所归;杯酒释兵权,他兵不血刃,靠威望与权谋收了统兵大将的兵权,免除了开国功勋拥兵自重,发动军事政变的隐患,巩固了政权。消灭各地方割据政权,又对其国王礼遇有加,显示了他高超的政治谋略与军事战略头脑,也显示了他宽阔的政治胸怀。处于契丹的威胁下,但是,与契丹几乎是和平共处。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军阀割据时代,进入了一个比较开明和平的时期。他循序渐进地推行文官治理,削夺武将的权利,渐渐消除了唐末以来的军阀割据的社会基础。他恢复了科举制度,从读书人中选拔统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他关心百姓疾苦,他能够深入民间微服私访,他能够以皇帝之尊,进入大臣之宅,打成一片。他对各种犯罪行为深恶痛绝,却又能体察受刑人的苦难,尽可能减免刑罚,以杖刑代替死刑,流刑和残酷的肉刑。总的说太祖是宅心仁厚的。太祖还保持了艰苦朴素的作风。与太祖相对,太宗可谓处处不如乃兄远矣,同是一母所生,差距咋这么大呢。太祖虽英明神武仁义宽厚,可惜,一生中犯了两个大的错误,而第一个错误使得他英年早逝,没有时间纠正后一个错误。可为后世之鉴。
第一个错误是他过于听母亲的话,对于弟兄过于信任亲和。孝敬母亲不是错,亲和兄弟不是错,但是对于母亲的临终乱命仍然奉行就太不应该了。杜氏临终问他:“知道自己因为什么当了皇帝吗?”答曰:“托祖宗父母的洪福。”太后说:“否,因为周世宗皇帝的儿子太小,如果他儿子大,能轮到你吗?”虽然是妇人之见,也能说到一点客观实际。但是,老太太显然是犯了逻辑的错误,把一个原因当成全部原因,而开出的药方也是昏悖不堪了“所以,你百年之后,要传位给老二,老二不行了,要传给老三”。说完了,还要不懂事的政府秘书长赵普记录在册,见证执行。而赵大官家居然藏之金柜,必恭必敬地准备实施了。结果是:若干年后,发生了一桩斧声烛影的疑案,一代开国皇帝,于50岁之英年,不明不白的死了。顺理成章地,老二赵光义做了皇帝。光义做了皇帝之后,对乃兄的未亡人,假惺惺地封为开宝皇后,移居西宫,对先皇的皇子女与其他兄弟的子女,一概统称皇子皇女。没过一年,就改年号为太平兴国。皇嫂病死,也不按礼发送。有继承权的皇弟也未得善终,原太子赵德昭被迫自杀。从他开始,就又传子,子又传子了。如果没有老太太的乱命,如果没有太祖皇帝的遵命奉行的态度,那么,老二想篡权也难,太祖也不至于在尚未一统天下之前就匆匆大行。如果他的很多治国方略得以渐施展,也许大宋王朝也会有一个汉唐气象,而且是一个更民主,更讲人权的有创造性的社会。
第二个错误是他在定都的大计上,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开始定都汴梁,成为东京,但是他是有意定都西京洛阳甚至西安的。那样的话,依托有利的战略位置,可以少养兵而制天下。而汴梁以北,只有一道黄河可称屏障,这道屏障也反复泛滥成灾。但是在他考虑迁都时,受到安与现状的大臣甚至赵光义的阻挠。最后,长叹一声,“百年后,国家必疲于养兵”,这也就不了了之了。这样的战略决策,没有坚持执行,造成有宋一代,屡屡受北方骑马民族的袭击,先有契丹,大辽,后有西夏,金国,徽宗皇帝钦宗皇帝还做了金国的俘虏,赵构先南迁,后偏安杭州,最终到底还是亡国于蒙古人的手里。
一个国家,因为开国皇帝是个好人好皇帝,先犯了一个好人常犯的错误,后犯了一个好皇帝常犯的错误,成千古之恨,这个错误不仅改变了皇帝自己的命运,改变了自己家庭的命运,改变了子孙后代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岂不可叹!为政者岂不应深鉴于斯!